產品中心
能見度檢測儀器從精準預警、科學決策到協同應對,為惡劣天氣下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。當然,自動交通氣象站也在不斷發展完善,未來將朝著更加智能化、個性化的方向邁進,進一步提升對惡劣天氣的監測預警與應對能力,為每一次出行筑牢安全防線。
能見度觀測站還通過促進多部門協同合作,進一步提升惡劣天氣下的交通應急處置能力。它并非孤立運行,而是與交警、路政、市政等多個部門緊密相連,構建起高效的信息共享與聯動機制。一旦監測到惡劣天氣來襲,各部門能夠迅速響應,協同作戰。例如,在強風天氣下,三維超聲風速風向傳感器監測到風向與公路走向夾角≥60° 且風速≥5 級的橫風,或者風速可達 8 級以上的強陣風時,交通氣象站立即向交通管理部門和駕駛員發出
50km能見度監測站還能動態跟蹤天氣變化,當風險解除后,及時推送 “預警解除” 信息,讓交通快速恢復正常,減少因擁堵導致的刮擦事故。比如大霧消散后,監測站確認能見度回升至 500 米,10 分鐘內聯動解除封閉,比人工巡查確認效率提升 2 倍,擁堵時間縮短近 1 小時。
能見度觀測儀它會實時向交警、養護、救援部門推送數據:事故路段的能見度、路面狀態、風力等信息,能幫各部門精準制定方案 —— 霧天事故中,交警可根據能見度數據確定 “是否封閉上游車道”,養護部門能依據路面濕度判斷 “是否需要撒融雪劑防滑”,救援車輛則可根據風力選擇 “??课恢谩薄1热缒掣咚僖蚪Y冰發生 2 車追尾后,監測站實時推送 “現場能見度 200 米、路面結冰厚度 3 毫米”,交警 10 分鐘
10km能見度監測站,它不傳遞泛泛的 “天氣提示”,而是輸出 “可執行的駕駛指令”:遇短時強降雨,會明確提醒 “雨刷調最快擋,安全車距 80 米”;監測到路面油膜(毛毛雨天氣),會特別標注 “比暴雨更滑,減速至 80km/h”;橫風來臨時,對貨車司機推送 “禁止超車,握穩方向盤”。這種精準引導,解決了司機 “不知道該怎么調整操作” 的痛點。某試點路段數據顯示,在監測站的提示下,司機 “跟車過近”“
能見度監測系統很多事故并非源于天氣,而是司機對路況的 “誤判”—— 把薄冰路面當干路、把毛毛雨路面當 “無風險”。交通氣象監測站通過 “場景化信息引導”,幫司機建立 “路況與操作” 的正確關聯,從源頭減少失誤。